槟榔谷景区直通车
海南省保亭县三道镇甘什岭槟榔谷
景点简介
景点介绍
儿童票¥119
说景区核心资源景观可概括为:一台,二族,三区,四宝,五项,九馆,十绝。一台即大型原生态黎苗文化实景演 出《槟榔?古韵》;二族即黎族和海南苗族;三区即甘什黎村,雨林苗寨和非遗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村);四宝即镇园四宝,分别为龙被、树皮布,绣面文身和鼻箫;五项即竹竿舞、拉乌 龟、高空滑索、攀藤摘花、牛拉木轮车;九馆即文身馆,黎族民俗馆,陶艺馆,图腾艺术馆,无纺馆,麻纺馆,棉纺馆、黎锦龙被馆,牛文化馆;十绝即海南十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包括黎族纺染织绣技艺,龙被制作技艺,黎族竹木器乐,三月三节,黎族打柴舞,黎族制陶技艺,钻木取火,船型屋营造技艺,黎族八音器乐。
大型原生态黎苗歌舞——《槟榔?古韵》别致的舞台被茂盛葳蕤的大树簇拥着,就像是每个黎族村寨里都有的那一 片宽阔地,村里的老人们乘凉于此、孩子们玩乐于此、青年们对歌于此,节日的庆典也举行于此……高处金字塔形的茅草屋,便是是隆闺了,在每个口耳相传的美丽爱情故事里,都有“夜探 隆闺”的篇章,那是阿哥的勇气和自信,也是阿妹的内心的小小期许吧。舞台上水车悠悠,转动的是岁月,日出日落,更改的是时光,不变的是村落里世世代代的淳朴和善良。置身于原生态 大舞台,宛然如回到了那古老的村落,恨不得自己化身为身姿曼妙的少女翩翩起舞,抑或身手矫健的青年攀上高入云霄的槟榔树。
听,这悠扬的古乐伴着一首多么清新的歌谣,欢快的曲调,干净的声音,让人忍不住心旌摇曳。这旋律是从山涧直流而下的清泉渗入心灵。已蜚声国际的黎族打柴舞、舂米舞,生动的将 黎族生活展现在舞台之上;最原始的钻木取火、自制的黎族乐器、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纺织技艺也被巧妙地融入歌舞演出。《槟榔?古韵》是自然风光与人文演出的完美结合,《槟榔 ?古韵》是您情不自禁的千年穿越。
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致力于创造民族品牌,弘扬民族文化,总投资达8000万以上,每年仍投入1000万以上的资金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改良和创新。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无价,传承是我们唯一的使命。甘什岭槟榔谷海南原住民文化游览区正是以这样的理念,坚持为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做守望者,也希望通过这种保护和传播,让全 世界都知道海南的原住民文化,都来探访这个神秘的传奇的民族。
甘什黎村: 是由几百年历史的甘什岭黎村保护而形成。
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最特别最原汁原味的黎家小吃,黄姜饭、竹筒饭、山栏酒、糯米糕应有尽有;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全岛树龄最老的槟榔群体——百年槟榔林,而槟榔谷,同时也是海南岛槟榔的发源地;
在这里,你可以走近正在消失的黎族传统建筑——船形屋,山性与海性相结合的独特建筑,是黎族人飘洋而至的历史见证;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被专家喻为“人体艺术的敦煌壁画”活化石——最后一代的绣面文身阿婆,他们用皮肤记载着黎族的沧桑历史;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人类在无纺时代所穿的树皮衣,“衣服的祖先”竟然是用剧毒树皮所制;
在这里,你可以目睹岛内仅存的百年谷仓群,“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淳朴民风,通过村口这些谷仓群可见一斑;
在这里,你可以参观到全岛唯一的文身馆和牛文化展馆,详尽而全面地为您介绍黎族文身绣面的神奇文化以及黎苗族同胞崇敬牛的历史印迹。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最先进和与众不同的纺织工具——踞腰织机,“纺、染、织、绣”工艺和黎锦在此优美展现;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全岛唯一的明代特大龙被——麒麟双凤龙被;
在这里,你还可以看到用牛角、圆木、竹子、椰壳等制作的黎族古乐器,此外,还可以体验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等一系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在这里,你可以跟文身阿婆学舂米,跟黎家阿哥跳上一支打柴舞,到黎家阿妹的隆闺门口放歌。
村内椰风摇曳,茅舍掩映,村边溪流轻淌,水车悠悠,炊烟袅袅,一切那么悠闲,一切那么自在,在这里,你可以寻找到梦的家园。
苗族狩猎文化区: 海南苗族系明代万历年间朝廷从广西、贵州派来镇守边关的弓弩手,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海南苗族现有人口7万多人(2012年统计),主要分布于海南省中部山区的五指山市和琼中 、保亭两个黎族苗族自治县,苗族没有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支的一种。海南苗族祖先迁徙到边关镇守营地时间比较晚,平原地区被汉族、黎族占居,只能在山林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猎 物资源,苗族的族人们每隔8——10年都会更换居住过的山林,寻找群族聚居狩猎区。因此,苗族人有着“过山龙”之称,同时还具有着传统的狩猎习俗。 槟榔谷的神秘雨林——苗族狩猎文化区,经过多年的积累,是海南岛唯一一处真实展现苗族文化的地方。
槟榔谷的苗族狩猎文化体验区建立在后山雨林,旨在还原海南苗族这种狩猎文化和迁徙不定的山体游牧生活,更真实贴近传统海南苗族文化习俗,突出海南苗族的狩猎文化、苗药文化及 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