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书院
文华书院前身是玉皇阁,玉皇阁曾是为巍山清代建筑中规模较大的殿宇,始建于明代,清同治八年(1869年)毁于战乱,清光绪元年(1875年)在玉皇阁旧址上创建文华书院。书院在光绪29年改为高等小学堂,它占地4000多平方米,由大、二门、泮池、雁塔坊、奎星阁等大小九个院落组成,现仅存藏书楼、奎星阁、雁塔坊及部分厢房。文华书院原存碑10通,为清光绪初年筹拨杜文秀起义军“叛产”作书院经费的布告,有一定人文历史价值。
景点简介
文华书院
门票 40元/人
文华书院占地4000多平方米,由大门、二门、泮池、拱桥、雁塔坊、魁星阁、藏书楼及前后院厢房组成。大门为三间牌坊式青石建造,魁星阁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下层四周设廊,上下层檐下设斗拱。藏书楼建于高台上,面阔五间20米,进深15米,高11米,重檐歇山顶,翼角出檐长,无斗拱,雕刻构件精细,整体建筑规模宏大,原藏有《四书》、《五经》、《二十一史》等千余册图书。
至今还保存的古建筑有雁塔坊、魁星阁、藏书楼及部份厢房。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蒙化直隶厅成立劝学所,改文华书院为高等小学堂。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为云南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
新中国成立后设高级小学、实验小学、初级中学。1998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2年8月,擦亮“文献名邦”招牌 践行“文化自信”之路(巍山县文华书院)入选云南省2022年度“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典型案例公示名单。
漫步于景色宜人的城市公园,你能走进外观时尚、内设雅静的智慧书屋,看一本好书;乡野田间,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馆、文化馆已然成为各地居民“家门口的好去处”。全新的文化地标、传递温暖的古朴小楼、跨越百年华丽变身的老建筑、各具特色的旅游小镇……这些遍布城市和乡村的公共文化空间,凭借“颜值+内涵”“传承+发展”,或融合传统文化的记忆,或加入旅游、服务等附加值,为人民群众构筑起一座座精神乐园。
近年来,云南各地以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结合实际,创新公共文化空间,延伸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探索扩大城乡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覆盖面,努力打造“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涌现出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为进一步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各地推荐的80个典型案例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公示,确定20个案例作为云南省2022年“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典型案例。
这些案例各具特色、各有侧重,集中展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美化、功能优化、服务优质、运行良好的实践探索和工作成效,为不断拓宽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和场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供了有益经验。今天来看——大理州巍山县文华书院。
文华书院
始建于清光绪元年
因地处文华山麓而得名
是全国最大的志书收藏展示书院
如今更有着全国保存较好的古建园林景观
书院内雁塔坊、魁星阁、藏书楼
和部分厢房至今保存完好
琴、棋、书、画同书院内的绿植共生
国学培训、讲坛、研讨在院内遍地生花
文华书院
位于巍山古城核心区东北隅
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2800平方米
由萧公祠、文华书院和玉皇阁三组古建筑群组成
品书香,闻书鸣,交书友
历时十年倾力打造的巍山文华书院
在以保护为主的前提下
依托书院古建筑群原有建筑风格和使用功能
将三处古建筑群科学活化利用
如今
文华书院已成为了
巍山文旅融合发展的
新业态、新地标
和最具古色古香的网红打卡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