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动物园
昆明动物园又名圆通山动物园,位于昆明市市区东北青年路北段的圆通山,建立于1953年,现展出200多种云南特产动物及国内外珍稀动物,是全国十佳动物园和七大动物园之一。为昆明八景之一的圆通山形如一片柳叶,东西长而南北窄,总面积约26公顷,是昆明市区观赏内容最丰富,游人最多的公园,年游人量曾达到300万人次。其中,花潮、动物、古寺,尤为引人。著名的“圆通花潮”也是园内的最大的特色之一,昆明圆通山与武汉东湖、北京玉渊潭公园、大连旅顺、青岛中山公园、杭州太子湾、广州雕塑公园并列为全国七大最负盛名的樱花观赏圣地。
景点简介
历史沿革
动物园现址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元大德五年(1301年)至延祐六年(1319年),云南行中书省左丞阿昔思,在螺峰山南麓创建圆通寺,由山麓沿盘坤岩峭壁凿盘崖磴道上山,山上建藏经阁。自圆通寺建成,螺峰山又称圆通山。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筑昆明砖城,将圆通山圈入城内。明成化年间重修圆通寺,将山巅之藏经阁改为接引殿。清康熙七年、八年(1668年、1669年),吴三桂重修圆通寺,将山门南移百步至街面,兴建胜境坊,建水池中弥勒殿,架两座石桥连通池心岛,重修山巅接引殿及三洞券门韦陀殿。民国初年唐继尧在螺峰山西麓建梅园别墅,称红楼。1927年5月唐继尧病故,1930年为其在梅园东面建墓,俗称"唐坟"。1927年,螺峰山改建为公园。以后增建四方亭、聂耳亭,除圆通寺大门外,增辟北门街、北仓坡入口。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圆通山成为国民党云南地方防备司令部,防空司令部,成为军事基地,园林荒芜。1946年1月,军队撤出圆通山,当时山上有四方亭、三角亭、雨苍亭、月石草亭;四方亭南面留有一片抗日阵亡将士陵墓,东面耸立有石砌围栏“滇西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管会将圆通山移交省博物馆筹备处管理。博物馆筹备处设在圆通寺内。1953年,圆通山建动物园。7月,大观楼饲养的野生动物正式移交动物园,计6种7只( 即:黑鹿、狗熊、猴子、猫头鹰、狐狸各 1只,孔雀 2只)。1954年元旦节,动物园正式开放。1956年市建设局投资2.3万元建动物笼舍。1957年昆明东城墙拆除,动物园新建东大门,正对拆除城墙新建的青年路。1958年4月11日,省博物馆将圆通寺移交圆通山管理。1959年初正式命名圆通动物园。1986年更名为昆明动物园。1958年至1965年,逐年增添动物笼舍。仅1961年就投资100万元,建大型动物笼舍,1962年竣工。1966年至1972年,维修基本停滞。1968年,云南省歌舞团占用圆通山西面一片土地。文化大革命期间,省、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占用潮音洞、幽谷洞;同时占用圆通山东面、南面土地约3公顷。1972年连云巷宾馆占去山南面游览地约一公顷及连云巷公园大门和通道。1973年至1988年,逐年维修、新建动物笼舍,新开辟月季园、茶花园及东门小游园。1981年7月,为了扩建茶花园,将园内原唐继尧所建二层土木结构“红楼”拆除。1995年4月建成水族馆。昆明动物园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十佳动物园。
1999年2月建成孔雀园。4月成为中国动物园协会灵长类协调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12月被云南省政府授予“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