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潘集酥瓜
时间:2024-04-27 作者:旅游美食特产 潘集酥瓜,淮南特产潘集酥瓜介绍
安徽淮南潘集酥瓜
潘集酥瓜,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潘集酥瓜个大肉厚,而且肉质脆嫩,熟透后肉质呈金黄色,味极香甜。但由于酥瓜熟透后特别酥脆不易运输,只能在淮南及周边地区见到。2013年12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潘集酥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潘集酥瓜是特色农产品,全区酥瓜种植面积已达5000多亩,建立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还制定出台了淮南市无公 害酥瓜栽培技术规程,并先后注册了“南龙”、“田牛”、“金香”等酥瓜品牌,酥瓜种植已成为潘集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潘集酥瓜在为市民带来口福的同时,也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潘集酥瓜个大肉厚,而且肉质脆嫩,熟透后肉质呈金黄色,味极香甜。可惜由于酥瓜熟透后特别酥脆不易运输,只能在淮南及周边地区见到。潘集酥瓜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田集街道办事处、高皇镇、平圩镇、泥河镇、夹沟镇、古沟回族乡、潘集镇、贺疃乡、祁集镇、架河镇、芦集镇共1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淮南市潘集区人民政府《关于界定潘集酥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潘府函〔2013〕22号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914-2013《潘集酥瓜》潘集酥瓜质量技术要求一、种源越瓜(Cucumis melo L.var.conomon Makino)。二、立地条件土壤类型为马肝土和砂姜黑土,土层厚度≥50cm,pH值5.0至8.0,土壤有机质≥1.0%。三、栽培管理1.栽植时间:3月上旬,5cm地温达到10℃以上定植。2.栽培方式:保护地栽培。3.栽植密度:每667㎡(亩)≤1000株。4.育苗移栽:穴盘育苗,苗龄30天至35天,2片至3片真叶移栽。5.整枝:4蔓(子蔓)整枝,子蔓4节至6节位的孙蔓坐果。6.留瓜:每株留3至5果。7.肥水:每667㎡(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 kg至3500kg,45%硫基三元复合肥50kg、饼肥100kg至150kg。成熟前一周不灌水。8.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四、采收开花授粉后25天至30天,果实由青转白、瓜色发亮、有香气时采收。五、质量特色1.感官特色:果形端正、果柄略显细弯呈羊角状,果皮绿白色,果肉绿色、瓜瓤橘红色;果肉香甜酥脆、汁多爽口。2.理化指标:单果重1.0kg至2.0kg,可溶性固形物≥8.0%,总糖≥8.0%。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潘集酥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上就是关于该特产的相关内容,如果你还想了解其他当地特产的话,也可在我们的114票务网上查询、了解。
潘集酥瓜产品特点编辑潘集酥瓜主栽品种为羊角酥。潘集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造就了潘集酥瓜香甜酥脆的独特品质,其与众不同之处主要有二点:一是口感细腻绵滑,营养倍加丰富;二是外脆内酥,酥而不面,脆而不硬,突破了一般甜瓜脆而不酥、酥而不脆的局限性,达到了酥与脆的完美结合。潘集酥瓜的瓜皮是白绿色,里面的肉呈绿色,瓜瓤则是橘红色,汁液量很大,糖分高,嫩瓜口感香甜,没有苦味,一般果长为30厘米,粗约10厘米,分量每个大约在三四斤左右,口味干脆,清热解渴,是解暑佳品。潘集酥瓜营养物质丰富,人体每天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热量、蛋白质都能够从中获取。潘集酥瓜
潘集酥瓜产地环境编辑潘集酥瓜地理位置潘集区位于淮河中游,淮南市北部。介于东径116°21′—117°11′,北纬32°32′—33°06′之间。东及东北与怀远县接壤;南依淮河与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隔河相望;西及西南与凤台县相邻;北以茨淮新河主航道中心线与蒙城县交界。最东端为高皇镇闸口村,南临淮河与大通区洛河镇隔河相望,北与怀远县常坟镇毗邻;最南端为平圩镇的下六坊行洪区,与谢家集区的二道河农场相连。最西端是芦集镇的石集村,与凤台县丁集镇接壤;最北端为贺疃乡朱集村在茨淮新河主航道中心线与蒙城县交汇。全区总面积590.08平方千米。潘集酥瓜地质地貌潘集区境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具有地理沉积,蕴藏资源丰富。区境地处黄淮平原的南端,地貌为西北高,东南低,坡度缓,坡降为五千分之一,海拔在18—22米之间,最高点为贺疃乡的古路岗,海拔23.86米,最低点为高皇镇的汤渔湖,海拔为16.9米。由于河道变迁,历次黄、淮泥沙泛滥淤积,地形多为河谷淤积平原和不规则的土阜岗头。潘集酥瓜水文气候潘集区地处淮河流域,最大的地表水为淮河。淮河自架河闸上流入区境,经南部边缘向东至尹家沟闸向东流出,流经区境34千米。区境淮河一级支流有架河、泥河,二级支流有黑河、伊河等。此外还有人工河流茨淮新河从境北部自西向东流过,流长6.7千米。境内人工河有利民新河、顾高新河等。有采煤沉陷形成的沉陷区水面约3235公顷。全区水域面积67.65平方千米,占12.5%。地下水资源主要分布在第四系沉积层,面积覆盖全境。地下水储量为1.44亿立方米。潘集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气温年平均15.1℃,平均日照时数2298小时,年平均降水量905.6毫米,无霜期年平均215.5天。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为潘集酥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自然基础。潘集酥瓜
潘集酥瓜历史渊源编辑酥瓜,属葫芦科甜瓜属薄皮甜瓜的一个亚种,栽培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据考证,太行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是薄皮甜瓜的次级发源地,潘集酥瓜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地方特色品种。2008年,淮南市发布了潘集酥瓜淮南市地方标准,创建了潘集区酥瓜标准化示范区。2013年,潘集酥瓜2项省级地方标准发布并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成为继八公山豆腐之后的又一地方名片。[6]2015年,淮南师范学院与“潘集酥瓜”共同成立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这标志着“潘集酥瓜”将获得高校的智力支持。“潘集酥瓜”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的智力团队由7位中青年教师组成,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就有6人。他们在水稻的纳米富硒降镉技术及其应用,潘集酥瓜苗的抗重茬、品质改良及脱毒苗选育研究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7]潘集酥瓜生产情况编辑2015年,潘集酥瓜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总产量达7.85万吨,全区酥瓜生产专业户超过了4000余户,年总产值近3亿元。[6]2017年,潘集酥瓜种植面积已达5000多亩。2018年,潘集酥瓜种植面积达2万亩,酥瓜生产合作社、企业共36家,种植户3000户左右,从业人员达2万人,总产值达2.6亿元,形成了酥瓜专业村、专业镇。[8]潘集酥瓜
相关攻略
行程不喜欢?
让1对1旅行管家为你定制